021-65981190
首页 企掌道学习平台 内容服务 课件定制 通用课程 运营服务 解决方案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101保险金融学苑养老财富规划师新员工解决方案 销售人才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免费体验 关于我们 关于思创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企业赋能中心的“顶层规划”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2022/10/18 14:59:30   Click:

根据2021年的中国培训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所调研的企业中有2/3是没有成立独立的企业赋能中心(企业大学)的,大部分企业的培训部门是隶属于人力资源部的,而有1/5的企业是没有培训部门的。


当然,并非所有企业都迫切需要建设企业赋能中心,随着企业发展和培训成熟度的提升,从“培训部”到“企业赋能中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有的企业在组织能力发展需求的背景下,需要建设企业赋能中心,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始;或者已经建立起企业赋能中心了,却发现由于没有做好顶层规划,不清楚需要配备哪些人员以及如何体系化开展培训,导致培训工作是花力气做了,人也很忙,却得不到业务部门和老板的认可。


企业赋能中心建设的第一步,是顶层规划。一个完善的顶层规划应该包含的前三个要素分别是:承接企业战略,制定出明确的企业赋能中心定位与服务范围;有明确的核心功能;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或愿景使命。


本篇,我们将展开企业赋能中心顶层规划的关键要素。



一、有明确的企业赋能中心管控模式


如果企业在不同地区设有分子公司的话,各分子公司的培训工作该如何统筹和管控是需要我们考虑清楚的,否则会出现资源浪费、管理复杂的情况。企业赋能中心的管控模式主要分为“集约化模式”和“端到端模式”。


1666075798177532.png


集约化模式:把“学习与发展”和“学习资源与技术”由总部做中央管理和资源整合,各分子公司各自做相应的培训实施管理。优势在于培训资源集约化并由总部统筹,避免各分子公司的教学资源水平参差不齐,但各分子公司的培训响应速度对比端到端模式会慢一点。


端到端模式:各分子公司设立二级培训中心并自主研发学习资源与技术,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或业务需要在培训上快速响应,但如果站在整个企业的高度来看,这种模式的弊端是会出现相同的经验在不同的分子公司重复提炼,导致能力重置、资源浪费。


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势,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另外还需要考虑企业赋能中心与人力资源部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是谁对谁汇报?还是平行关系?其实管控模式分析到了这里,组织架构的雏形也出来了。



二、有明确的企业赋能中心组织架构


我们来看一个组织架构的样例:


1666075836591891.png


这是2020年10月前的华为大学组织架构,由华为高管组成的校董事会作为华为大学的战略大脑,由校长和副校长来执行管理。华为大学作为内外兼顾型的企业赋能中心,设立财务管理部,并分别设立内、外培训管理部,各部门各司其职。


再来看一个知名企业大学的组织架构:


1666075851514366.png


该企业大学有不少职能模块与华为大学相类似,同时把未来要设立的职能部门也划分进来,在组织架构上体现了该企业大学的前瞻性。


我们参考了两个优秀的样例后,我们也需要好好规划一下自己所在企业的赋能中心组织架构,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去设计:


第一步,先分析我们前面所确定下来的管控模式,把初步的框架先画出来;


第二步,思考在横向需要设置多少部门;


第三步,思考隶属关系,在纵向上需要设置多少个管理层级;


第四步,思考各层级的部门分别需要哪些岗位,需要配置多少人。


这四步都完成后,我们的企业赋能中心组织架构基本可以成型。


在配置岗位和培训管理人员时,我们未必有足够的资源可以为每一个职能模块都配置全职的人员,因此可能会出现一岗多职的情况,但要确保每个职能都有人兼任。那么究竟需要配置多少人合适呢?


根据过去连续三年的中国培训行业研究报告对“企业员工人局与培训管理者人数配比”的调研数据发现,在2021年所调研的企业中平均每246名员工配比1名全职的培训管理者,我们可以参考这个配比值去规划需要配置多少人。


1666075897941493.png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配比值是全行业平均值,需要结合我们的行业实际情况做上下幅度的调整,通常岗位技术要求越高的企业,配比值越低,也就是说需要配备更多的培训管理者。



三、有长远的企业赋能中心战略发展落地规划


任正非认为,华为大学要办得不像大学,不是独立机构,它是贴在公司业务管理队伍需求上的一个附属机构,华大的员工也像作战部队一样,打起背包、背上铁锹,一起与需求同一战壕奋斗。


我们所在的企业本身是有战略目标的,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赋能中心在短期、中期和长期也需要有递进式的战略目标。


我们以一个企业赋能中心的战略发展规划为样例:


1666075925669558.png


在这个样例中,企业希望在初创期内实现履岗履职,因此需要在短期内快速实现人才强赋能,这也就要求企业赋能中心需要快速搭建起全面的培训体系;在发展期内需要全面提升组织能力,就要求企业赋能中心持续优化培训体系,推动战略发展,并且可以开始为行业做贡献,为长期发展而做铺垫;到了成熟期,需要成为行业标杆,就要求企业赋能中心具备很强的对外赋能的能力,才能扩大影响力,成为行业领袖。


大方向定好了,我们还需要考虑落地的问题,接下来需要输出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以及对应完成这项任务的衡量指标和时间节点,只有这一切都安排妥当,我们的短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才算是真正完成。



四、有完整的人才梯队建设及培养方法论


顶层规划的前六个维度已经让企业赋能中心的头部基本成型,现在还需要第七个维度——人才梯队建设及培养的方法论,去打通整个顶层规划的任督二脉。


1666075946298147.png


人才梯队建设及培养的方法可以参考上图的七步法,其作用是让企业能更好地选拔人才、储备人才、发展人才,让人才培养工作是有依据、有章法的,避免出现人才断层。


设计到这里,我们会发现每一项要素都是层层关联的:从企业战略出发,明确了企业赋能中心的定位后,才能确定服务范围;战略定位和服务范围分析清楚后,才能确定需要有哪些功能;结合定位与功能发挥到极致的理想状态,才能构建出企业赋能中心的愿景与使命;通过管控模式分析出企业赋能中心的组织架构,才能规划出满足各大职能模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围绕上述资源以及企业赋能中心的短、中、长期战略目标,制定出各阶段的实施计划,最终通过企业人才梯队建设及培养方法论的指导实现落地。


这时候,我们的企业赋能中心顶层设计与规划就已经完成了。如果你已经打算开始着手去干了,在这之前,建议先做充分的调研和对标研究工作,看看我们同行的企业赋能中心是怎么样的,哪怕是跨行业的企业赋能中心也值得我们借鉴。有优秀的经验参考,不至于一切都从零开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






作者:林俊宇

来源:培训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