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中期/年终到底该怎么“盘”,“盘”什么?本文深度解析盘点核心概念(时间/事件触发、开放程度)与十大关键内容(业务、财务、人效、人才、风险等)。重磅推荐“六盘钻石模型”:从业务盘(现状与发力点)、人效盘(资源配置合理性)、结构盘(组织形态优化)、岗位盘(关键岗位识别)、绩效盘(目标达成与制定)到人才盘(人才识别与梯队建设),提供系统化盘点路径与关键问题指引。
01 基本概念
1、“盘点”的概念
盘点是对实际的情况进行检查和清点的意思,从而对将来进行优化与改善。比如有商店的存货盘点,指对商品实有库存数量及其金额进行全部或部分清点,以确实掌握该期间内货品状况,并因此加以改善,加强管理。
2、“盘点”的分类
这里我们做3个分类:
(1)触发条件
首先是“盘”作为一种事件,它是有“驱动触发条件”的,或是基于时间来进行触发(月度盘点、半年盘点、年终盘点),或是基于事件来触发(项目结束的资产盘点等)。
(2)盘点内容
盘点的内容是什么?这里笔者简单做一个罗列:
--- 库存盘点:检查和清点库存商品的数量和状态。
--- 财务盘点: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审查和核实。
--- 设备盘点:对公司或机构的设备进行清查和登记。
--- 项目盘点:对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
--- 资源盘点:对各种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梳理和核算。
--- 风险盘点:分析和评估潜在风险。
--- 数据盘点:对企业或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 市场盘点: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 绩效盘点:对员工或团队的绩效进行评估。
..........
(3)开放程度
基于开放程度,我们可以分为开门盘点和闭门盘点两类。开门盘点对于盘点的结论信息,以及参与的人群具有较大的开放性;闭门盘点对于盘点的结论信息,以及参与的人群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基于上述3个分类,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一个组织盘点事件计划表:
02 六盘钻石模型
现在,半年已过(时间触发),组织发展的过程中,在HR的驱动下,管理者可以盘点什么呢?
这里笔者基于大多数的组织情景,提出一个管理者的盘点架构。
这里按照笔者的推荐流程进行介绍,各位读者可以整体进行盘点,也可以从钻石模型上选择个别点进行盘点。
1、业务盘点:组织年中和年末,是一个业务周期的结束,首先我们需要对业务的表现进行盘点,需要回归到业务的基本面“员工-客户-产品”进行盘点分。
关键盘点问题:
组织上一个阶段业务现状是什么?谁在把什么卖给谁?
组织的业务现状表现中有什么规律吗?后期如何应用?
组织下一个阶段业务在哪里发力?
............
2、人效盘点:有了业务的表现,我们接下来就需要思考,基于这个业务状态,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从而定型判断后期是否在业务不调整的前提下,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
关键盘点问题:
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算“多”了吗?
如果多了,我们的人力资源在哪个群体多了?
如果后一个阶段需要调整,合理的人效目标应该在多少?
............
3、结构盘点:人效的表现是结构性表现的结果,如果人小效的配置情况不理想,我们就需要对组织结构进行盘点。
关键盘点问题:
组织的人力资源结构是一个什么形态分布?有什么分布规律?
组织的人力资源结构可以是什么形态?
后一个阶段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方向是哪些?
............
4、岗位盘点:组织结构下是一个个岗位,因此组织结构盘点完,进一步细化对组织结构的洞察,可以深入去盘点下每一个岗位。
关键盘点问题:
组织目前有多少岗位?人岗比是多少?
组织中哪些岗位是关键岗位?
衔接业务的发展需求,每个岗位的配置是一个什么样的动态模式?
............
5、绩效盘点:盘点完业务,我们需要盘点诸个模块的绩效表现,相信阶段初期,如果有绩效目标的定义,自然是不复杂的事件。这里强调,绩效盘点需要与业务的结果进行强关联,因此建议回顾业务逻辑来进行绩效盘点,并制定下一个阶段的各个群体到个体的目标。
关键盘点问题:
组织中各个群体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是什么?
绩效表现的背后,有哪些分布和规律?后续如何干预,从而促进绩效提升?
基于后一个阶段的绩效目标应该是如何制定?
............
6、人才盘点:最后从组织结构也好,从业务与绩效也好,最终要回到一个点:人!组织后期的发展,人是关键,这里就进入我们最输出的人才盘点
关键盘点问题:
就目前组织而言,一些岗位上,谁是人才?可以用谁?培养谁?优化谁?
目前哪些岗位上的人才是风险群体,需要启动接班人和备份?
长远角度来看,人才的呈现背后是什么规律?后期如何干预?
...........
03 盘点计划
用上述盘点的分析来梳理钻石盘点架构,各位读者可以基于自己的组织情景进行计划的调整, 从而输出组织下一个阶段从业务到人才的重新调整。
盘点输出,下一个阶段的:
业务:我们的业务策略是什么?
结构:我们以什么样的结构形态来迎接挑战,支撑业务?
岗位:我们有哪些岗位,哪些岗位是关键岗位?
人效:基于业务的预期我们的动态配置策略是什么样的?
人才:用哪些人?培养哪些人?
绩效:整个组织各个群体到个体的目标是什么?
基于这钻石六盘的输出结论,相信能够助力组织的重新出发!
04 结束语
1、盘是一种"分析思维",以洞察破局!
"盘"首先是思维的显微镜,正如华为任正非强调的"要见树木更要见森林",管理者需穿透现状的迷雾,识别业务本质,形成清醒认知与系统思考的模式。正如古人所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盘点思维正是此战略智慧的日常实践。它推动组织摆脱模糊直觉,转向基于事实与数据的理性分析,从而洞察现状。这思维如一面明镜,映照出组织内部资源的真实面貌和效能分布,从而促进精准的决策。
2、盘是一种"行为习惯",以坚持筑基!
唯有将其化为周期性、制度化的行为模式,其力量方能持久释放。习惯性盘点能将“清点”由外在要求内化为组织自觉,成为组织肌体自然律动的一部分。稻盛和夫"每天核算"的阿米巴模式证明,"盘"必须成为肌肉记忆。某新能源车企CEO坚持每周五召开"三盘会"(盘进度/盘问题/盘人才),三年间将项目交付周期缩短40%,诠释了持续迭代的力量。这种习惯确保了对组织状态的持续监测,如同生命体的呼吸一般自然,它能敏锐捕捉到发展中的微小变化与潜在风险,使组织得以在动态环境中灵活调适,保持健康运转。
3、盘是一种“过程手段”,以目标导航!
盘点是一种手段,不要为了盘而盘,要以终为始,以期待的结果去驱动盘,并通过各种盘,输出行为去实现目标,形成闭环!字节跳动OKR体系中的"双月盘"启示我们:所有盘点都应指向战略靶心。盘点通过信息反馈与差距分析,精准驱动改进措施的实施,最终促成组织目标的高效达成。
组织中所有伟大的改变,都始于当下这一次用心的"盘"!盘它,一切即可盘,因为万物皆可精进!
作者:章法森言
来源:章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