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981190
首页 企掌道培训平台 运营服务 AI智能陪练 面授及内容 课件定制 混合式培训 解决方案 培训+AI解决方案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新员工解决方案 销售人才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免费体验 关于我们 关于思创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汽车行业AI数字员工应用与人才发展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9/05 09:01:09   Click:

8月27日,小鹏汽车在广州智造中心举办全新小鹏P7上市发布会,这款定位"未来AI豪华轿跑"的新车型正式亮相。21.98万元的起售价,全系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的硬核配置,让这款"AI豪华轿跑驶入智能驾驶新纪元"的产品迅速成为行业焦点。 成都车展首日,全新小鹏P7在成都春熙路步行街迎来首批交付,现场人气火爆,印证了这款智能轿跑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其实,这款“迟到”的产品背后,隐藏着小鹏汽车在组织与人才管理上的深刻变革。作为一家从互联网基因走向智能汽车制造的企业,小鹏汽车能从低谷中迅速重振旗鼓,得益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一位籍籍无名的“英雄员工”

01


“探索者计划”

年轻人才驱动产品创新


全新小鹏P7的研发团队中,有超过40%的成员是加入公司3年以内的年轻工程师。

这正是小鹏汽车"探索者计划"的成果体现。

小鹏探索者计划是小鹏汽车专为应届毕业生打造的全球校园招聘项目,旨在吸引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勇于探索未来的顶尖年轻人才,共同推动智能出行和未来科技的发展。

除了作为招聘入口,小鹏“探索者计划”在人才发展和培养方面,是一个贯穿入职后数年的系统性工程,旨在将应届生快速培养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和未来的创新领导者。

何小鹏曾坦言:"过去几年,小鹏汽车犯了一个错误,毕业生招好了,但是没有养好,所以去年小鹏汽车做了一个'探索者计划'"。

在新P7的研发过程中,"探索者计划"培养的年轻工程师们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们不仅参与了图灵AI芯片的应用开发,还主导了多项用户体验创新。

从融入阶段到成才阶段,小鹏公司给“探索者们”100%参与项目开发的机会,让他们在实战中快速成长。

02


组织变革


人才无界


"如果没有决策失误的话,全新小鹏P7本来是应该在24年内推出。"

延期上市一年后,何小鹏在8月27日的发布会上如是说道。 

这次延期,恰恰反映了小鹏汽车在组织流程上的深刻变革。

2024年底,何小鹏在全员信中提出建设"四大横向流程工具",其中XPD(小鹏特色产品开发系统)旨在"推动产品开发从无序走向有序"。

相信在新P7的开发过程中,这一流程体系发挥了关键作用。

正是这些组织变革,让小鹏汽车在经历延期后,能够以更高质量推出全新P7,避免了"为赶进度而牺牲品质"的行业常见问题。


经验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与许多科技公司不同,小鹏汽车在人才策略上坚持"无年龄限制"

何小鹏强调:"汽车行业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才,这些人的年龄往往较大,我们没有35岁限制"。

小鹏汽车副总裁郑叶青也曾公开表示,公司员工年龄结构多元化,不仅包括35岁以上员工,还有60岁甚至70岁以上的员工。

在小鹏的项目组中,既有经验丰富的传统汽车工程师,也有充满创新精神的年轻互联网人才。

与其他企业相比,小鹏将高龄员工作为战略资源而非负担。

这种多元化的人才结构,让新P7既具备传统豪华轿车的工艺品质,又拥有智能科技的创新体验。

老中青三代工程师的协作,创造了独特的用户体验。

而老一辈造车人的宝贵经验,也正在被沉淀、被传承,逐步成为小鹏的组织智慧。


03


数字化赋能


AI成为内生力



全新小鹏P7的上市,不仅是产品力的一次集中释放,更是一场关于“人机协同”的组织实验成果展。

在这背后,小鹏汽车早已不再只是“造车”,而是在构建一个以AI为底座的智能组织操作系统。

其中,AI不仅驱动自动驾驶,也深度参与人才成长——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全员配备的AI数字员工IRON

其类似于一个AI智能体——集成了44个服务台、知识问答API及小鹏内部AI能力,该工具具备咨询能力、丰富的图文创作、总结洞察、任务协助等功能,能够极大程度上助力企业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更有传闻,IRON正在甚至已经成为新员工的虚拟导师 和老员工的认知外脑。

这是不是也标志着企业培训范式的根本转变:从“集中授课”走向“即时支持”,从“被动学习”转向“场景化成长”。


从“知识管理”到“组织记忆”的跃迁

IRON,或者是类似的企业智能体的价值,远不止于提升个体效率。

它还在悄然构建企业的数字知识资产

每一次会议、每一份纪要、每一个决策过程,都被结构化沉淀下来。这些数据经过训练,反哺“IRON们”的智能水平,形成“组织经验→AI能力→员工赋能”的正向循环。

这解决了许多企业面临的“人才流失即知识流失”难题。

即使核心工程师离职,其工作逻辑、技术判断、协作方式仍可通过AI延续,成为组织的“集体记忆”。

某种程度上,“IRON们”正在成为小鹏等积极拥抱AI时代企业们的“基础设施”——就像电力之于工厂,网络之于办公,而未来的组织,或许都将依赖这样的AI中枢来运转。

而谁能率先构建起这样的“AI+人才发展”基础设施,谁就掌握了未来十年的组织竞争力。这一趋势,也正在成为企业培训与人才发展领域的核心议题。

2025年9月18-19日,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服务会展暨智能体应用论坛&国企人才发展论坛,众多名企专家将齐聚一堂,深度探讨AI智能体在人才培养、知识管理、组织传承中的落地实践


作者:莫名

来源:《培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