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刚刚结束,从各个平台数据可知,国人的长假出游热情有增无减。在规划出游时,人们往往将携程作为预订出行服务的首选OTA(Online Travel Agency,在线旅游代理)平台。可以说,“上携程订机票/酒店”已成为众多国人出行时的自然选择。
深入国人内心的携程,成立26年来已在220个国家开展业务,拥有携程、去哪儿网、Trip.com等多个品牌,2024年营业收入达到533亿元人民币,商品交易总额达1.2万亿元。近年来,在文旅行业持续升温的情况下,携程更是不断创新服务,为国内外旅客带去优质的旅游体验。
而支撑这一领先地位的,正是携程对人才培养的长期投入。携程始终认为,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公司通过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持续激发员工潜能,为企业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提供不竭动力。
01 锻造能打胜仗的“雁阵”团队
管理者作为团队的“领头雁”,肩负着引领发展方向、推动业务增长的重要使命,也因此成为携程重点培养对象。通过深度访谈300余位绩优管理者,携程系统提炼出领导力“三力”模型——执行力、思考力、自驱力,并针对一线管理者和中层管理者分别制定了差异化的培养方案。
携程领导力“三力”模型
执行力 强调高效落地能力,在客户服务、创新实践等工作中体现卓越的交付水准。
思考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与系统化思维,提升结构化分析与表达的能力。
自驱力 激发管理者主动担当、自我反思、独立决策的内在动力。
携程一直坚信,只有精准解决员工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培训才能真正创造价值。这一理念一直贯穿培训始终,管理者培养也不例外。
在培养管理者的通用能力之前,项目组就会搜集学员的典型痛点。
例如,某些管理者对考核结果存在认知差异,产品与研发部门管理者在需求变更与开发标准上存在分歧,部分管理者存在工作汇报缺乏逻辑、表达冗长等问题。
在通用能力之外,针对管理者的业务能力,携程也建立了系统化的需求收集机制。培训项目组会深入各事业部,访谈核心管理层,识别不同层级管理者的能力缺口。比如在执行力维度,可能发现某些管理者在酒店资源对接、航司合作等供应链管理环节存在不足,或是在本地生活、商旅服务等新兴业务拓展中缺乏有效方法。通过汇总分析这些痛点,项目组将其转化为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在旅游业竞争激烈的当下,携程还着重推出了行业洞察课程,帮助管理者提升对行业的认知高度。这些课程如国际旅游政策、地缘政治对旅游业影响等宏观趋势类;国内外主要OTA商业模式对比、垂直领域竞争者分析等行业竞争类;旅游决策路径分析、亲子游产品创新等用户洞察类。
培训实施时,携程注重“721学习法则”开展系统培养,夯实学员的实际管理能力。
02 聚全力培养下一代管理者
随着携程全球业务的持续拓展和战略升级,公司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打造一支能够支撑未来业务发展的精兵,携程推出了高潜人才培养体系。该培养体系采用分层设计,针对不同层级的后备人才发展需求制定差异化培养方案。
反思报告,储备未来高管
储备高管层面,携程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合作开设TMBA项目。该项目借鉴MBA培养模式,设置前沿管理课程,通过高管战略分享和教授指导下的反思报告撰写,重点提升学员的战略思维和业务洞察力。
反思报告的主题与当期培训内容密切相关,往往聚焦业务痛点或战略难点,要求学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展开思考。学员在撰写反思报告过程中,可以预约专家辅导时间,就思考框架或内容要点进行交流。从思考深度、逻辑严谨性、实践可行性等维度修改完善后,反思报告成型。为了确保反思成果落地,学员还需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在后续定期汇报执行进展。
“影子学习”,赋能未来中层成长
对于中层储备人才,携程设计了“影子学习”和挑战性任务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影子学习”作为培养中层储备人才的重要举措,其执行过程注重实战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在项目启动前,项目组会仔细将学员与确定参与带教的资深领导一一匹配,确保每名学员都能跟随与其职业发展路径契合的导师。
接下来,学员需要全程跟随导师参与各类工作会议、商务洽谈和决策过程。通过观察导师的决策思维、问题解决方式和领导风格,学员获得第一手的管理经验。为强化学习效果,学员需要定期完成观察日志,记录关键决策背后的思考过程。
挑战性任务则源自业务部门待解决的重难点课题,由各事业部高管直接提供。例如,在国际业务板块,学员要持续优化携程推荐排行榜算法,通过跨部门协作验证数据准确性并推动算法迭代。这类项目通常持续半年,由事业部导师带队,每月组织研讨,在解决实际业务难题的同时,提升学员的跨界思维和创新能力。
03 持续输出专业人才
近年来,携程围绕行业本身,在多个方向持续发力。
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公司着力研发自然语言交互技术,打造出高质量、高效率的旅游AI智能翻译平台,让旅行规划更加便捷高效;在内容体系建设方面,精心打造具有行业公信力的旅行榜单和攻略体系,构建旅游领域的权威知识库,为用户提供精准可靠的产品推荐和行程规划服务。
以着力于中国入境游的产品举例,携程于2024年4月创新推出的“入境游客免费半日游”公益项目,目前已在北京、上海精心打造了多条主题线路,吸引在当地转机且停留时间超过8小时的国际旅客,根据个人行程安排选择一条线路深度游览,了解当地、了解中国。该项目预计将在国内更多出入境密度高的机场展开。
这些创新成果的实现,依靠的是各个事业部专业人才的支持。日常,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主要由各事业部自主开展,但对于各事业部共通的岗位能力提升需求,集团培训部门会牵头实施,如客服发展项目、开展前端与后端技术训练营、产品训练营等跨事业部的综合性人才培养计划。
线上平台客服人员的服务能力,直接影响客户体验和品牌口碑,是携程一直非常注重培养的专业人群。通过业务数据分析和服务质量评估,精准识别客服人员在产品知识、沟通技巧、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能力短板后,项目组会提供标准化课程。优秀毕业学员将进入公司人才储备池,作为未来客服管理岗位的优先选拔对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携程积极布局AI领域,除已投入应用的AI智能翻译平台外,还陆续推出了客房AI助手、AI房价预测系统等创新产品。在AI人才培养方面,携程建立了系统化的培养机制。
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携程自带数字化基因,对于数字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颇有心得。比如,通过数字化沙盘演练,培养员工酒店收益管理、流量分发等真实业务决策能力;建立“数字智库”平台,沉淀技术解决方案和业务场景案例,方便员工按需学习。
如今,人才已成为企业穿越周期、赢得未来的核心引擎。携程深耕人才培养实践,不仅构建了支撑业务创新的智力资本,更探索出了一条科技企业与人才共同进化的成长路径。这些经验印证了一个真理:当企业以开放的心态培养人才,人才就会以创新的力量反哺企业。展望未来,携程会继续让每一位员工的成长都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在为旅行者创造更美好体验的同时,也为文旅行业培养更多兼具技术深度和行业厚度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陈晓燕
来源:《培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