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981190
首页 企掌道培训平台 运营服务 AI智能陪练 面授及内容 课件定制 混合式培训 解决方案 培训+AI解决方案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新员工解决方案 销售人才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免费体验 关于我们 关于思创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企业如何有效识别与培养高潜人才?

发布时间:2025/08/15 10:47:28   Click:

高潜人才培养秘诀:选对人再培养!突破绩效误区,精准识别具备高智商、情商及核心学习敏锐度的高潜人才。华为后备人才选拔严循多元标准:业绩是基础,领导力、品德诚信、关键事件表现(危机/变革中的立场行为)及价值观认同缺一不可。通过“资源池模型”和“任职资格体系”构建人才梯队,确保“出成绩的地方出人才”。

华为:选对人,再培养!

一、高潜人才


遴选后备人才培养对象时最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选拔绩效好的员工。


绩效是相对于当前岗位责任而言的,而后备人才培养是指向未来其他目标岗位的。简单地用绩效选拔后备人才,必然会产生偏差。遴选后备人才时要寻找成长性高的人才,即高潜人才。2012年,光辉国际(Korn Ferry)在《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该文章分析了绩效与高潜人才之间的关系,相关统计数据表明:


在绩效好的员工中,具备高潜质的占29%;

在绩效一般的员工中,具备高潜质的占7%。


阿里巴巴内部有一句话是“企业管理需要避免‘剩者为王的销冠’”。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优秀的销售人员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早已离开公司了,现在的所谓“销冠”可能是依靠“继承”早走人员的“遗产”(如客户)才成为“销冠”的,这些人实际上反而是大浪淘沙留下的庸才。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业绩评价在能力评价、潜力评估中的局限性。


既然仅用绩效遴选后备人才不合适,那么应该如何识别、遴选高潜后备人才呢?我见过几个高潜人才的评价模型,其核心逻辑都大同小异,下面挑选其中的几个进行介绍。


模型一:人才成长四象限模型


根据DDI、HAY、Corporate Leadership Council等机构的长期调查,高潜人才可以用四象限模型进行定义,如图1所示。


人才成长四象限模型

图1:人才成长四象限模型


如果企业希望比较系统、完整地评价人才的潜力,就可以从以上四个维度进行评估。我们可以将这四个维度进一步细分为16 个测评项。这是一种产品化的评估方法,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企业具备较好的管理基础。


模型二:高潜人才二元模型


2012 年,光辉国际在《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另外一个高潜人才模型。这个模型看起来比前面的模型简单明了,如图2所示。


高潜人才二元模型

图2:高潜人才二元模型


在上述模型中,几个要素的内涵如下。


基本素质:智商和情商。


经验:多元化的工作经历、挫折、向他人学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和培训。


学习敏锐度:将经验举一反三地运用到新环境或动态环境中的能力和意愿。


我认为以上两个模型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高潜人才评估模型的要点只有两个。


要点一:起点高,主要指智商(认知能力)、情商(人际能力)和经验。在模型一中,“跨界思考”属于智商(认知能力)的范畴,“情绪平衡”“社会心与同理心”属于情商(人际能力)的范畴。


要点二:长得快,也就是两个模型中的“学习敏锐度”。这两个模型中的“学习敏锐度”并不等于学习能力,其内涵比单纯的学习能力要丰富。按照光辉国际的观点,学习敏锐度的内涵如下:


设置更高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形成主人翁态度;

挑战现状,能为了企业的利益表达不被他人接受的观点;

接受新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对新事物表现出好奇心并采取学习行动。


从以上内涵看,学习敏锐度至少包括成就导向、追求卓越、学习能力等素质,很显然是一项综合素质。其实,高潜人才的判断逻辑很简单:起点高、长得快,自然就是高潜人才。


《哈佛商业评论》在2022年6月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了高潜人才评估的另外一个模型,这个模型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认知商(CQ):他们如何运用自己的智力。

动力商(DQ):什么激励着他们,他们如何运用自己的能量。

情商(EQ):他们如何与周围的人互动。


我认为这个模型与上述两个模型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智商、情商、学习敏锐度都可以通过测评问卷进行快速评估,以大大提高评估效率。


二、后备人才的来源


为什么要考虑后备人才来源的问题?


这就像培养奥运会乒乓球运动员,教练选拔好苗子是从省队选还是从更基层的市队选?很显然,后备队员的来源不同意味着队员的能力不同,选拔的标准、后续培养目标、培养方案都会存在差异。


这个问题显然与企业后备人才的培养周期和投入有关。大部分企业开展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时,基本上都是从比目标岗位层级低一个层级的群体中选拔,最多再下探一个层级。2008 年前后,由于业务快速增长、国际化进程加快,华为面临大批管理干部空缺的问题,急需开展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在此期间,华为培养后备干部时将其分为三层,每一层的培养对象都来自低一层的优秀人员。基层管理者的后备人才来自专业技术骨干人员,如图3所示。


华为后备人才培养的“资源池”模型

图3:华为后备人才培养的“资源池”模型


有些企业的人才培养力度较大,有的会实施管培生计划,其招聘面试的标准肯定不同。华为从2019 年开始招聘“天才少年”计划,其人才选拔标准自然也不同。


除了以上有计划开展的后备管理者人才梯队建设,华为还建立了任职资格体系。任职资格体系解决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问题,同时也是一套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如图4所示。


华为的双通道任职资格体系

图4:华为的双通道任职资格体系


有经验者(熟手)自然是骨干的后备,优秀的骨干自然是专家的后备,以此类推。


三、后备人才的选拔标准


后备人才选拔无疑是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培养在岗干部时培养对象是明确的,但是后备人才需要一个选拔的过程。后备人才选错了有可能导致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白忙一场,所以必须“选对人,再培养”。


人才梯队建设中的后备人才肯定需要从高潜人才中遴选。但是,遴选后备人才时,除了考虑成长性,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何从后备人才中选出好苗子?我们看看华为是从哪些角度选拔后备人才的,华为选拔后备人才的标准如表1所示。


华为选拔后备人才的标准

表1:华为选拔后备人才的标准


华为的后备人才选拔标准主要包括工作经历、业绩、领导力、品德、诚信、敬业、关键事件表现等。选拔高层后备人才时除了看个人业绩排名,还要关注部门业绩排名。这个理念与华为一贯倡导的人才选拔理念相一致:出成绩的地方也要出人才,优先从成功的团队中选拔干部。因此,后备人才的选拔过程也是企业价值观的强化过程。


后备人才选拔一定要强调业绩导向,业绩是人才选拔的必要条件和分水岭,华为的理念是“茶壶里有饺子,倒不出来不算饺子”,意思就是有能力的人一定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业绩,否则这种能力是不被认可的。熟悉阿里巴巴“六脉神剑”的人都知道,阿里巴巴在价值观评价方面采用行为评价。而华为在价值观评价方面采用关键事件评价。所谓关键事件,就是典型事件。对企业来说,典型的关键事件如下:


当企业经营出现危机时;


当企业需要采取战略性对策时;


当企业实施重大业务和员工管理政策调整时;


当企业需要员工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个人短期利益时。


发生关键事件时,企业重视员工的态度和言行,企业重视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员工的立场和行为,核心员工必须在关键事件中表现出鲜明的立场,敢于为企业的利益而坚持原则。选拔核心员工时,首先要考察其在关键事件中的表现,其表现出来的忠诚要能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


何谓品德?


华为所倡导的品德是指价值观的认同,不是简单的思想道德问题。例如,阿里巴巴选拔人才时要评价其对“九阴真经”“六脉神剑”的认同程度。


有人说,关键事件好判断,价值观这种东西太虚了,很难对其做出评价。其实,价值观评价并不难。从广义上而言,价值观是能力模型的组成部分,其评价方式也可以采用行为评价。言外之意,我们不是看你如何唱高调,就看你的行为表现,就看你是怎么做的。2019年,阿里巴巴对核心价值观“六脉神剑”进行了升级,其中有一条是“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我们看看阿里巴巴是如何诠释和定义要求的(见表2中的“行为描述”)。


阿里巴巴“六脉神剑”部分内容诠释及行为描述

表2:阿里巴巴“六脉神剑”部分内容诠释及行为描述



作者:范金

来源:高绩效HR

上一篇:学习地图如何应对业务迭代与个性化需求?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