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各种会议和培训中听到“领导力”这个词?一追问“领导力到底是啥”,很多人就卡壳了。它像个熟悉的陌生人,天天见,却说不清道不明。
这两年又冒出来一个热词——“新质领导力”。这又是什么新花样?
领导力到底是个啥?
领导力的核心是一种影响他人的能力,旨在引导和激励一个群体,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并最终达成这个目标。
注意三个关键词:影响、激励、共同目标。
它不是靠职位和权力(那是“管理”),而是靠你的愿景、魅力、专业和信任。
一个项目组里,不挂任何“官衔”但总能一呼百应的技术大牛,是领导者;
一个创业公司里,能让大家在没钱没资源时依然充满干劲的CEO,也是领导者。
所以,领导力不是一个职位,而是一种人人都可拥有的“影响力工具包”。
那么“新质领导力”从何而来?又“新”在哪?
它的“根”在中国近年最重要的经济战略——“新质生产力”。
它的核心特征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
它意味着我们要摆脱过去依赖资源投入的增长模式,转向依靠技术革命、数据驱动和创新人才来实现发展。
简单说,就是要用“更聪明”的方式,而不是“更费力”的方式去创造价值。
现在,请思考一个关键问题:
要培育和驾驭这种全新的生产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领导者?
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与“新质生产力”同频共振的领导力。
因此,我们可以构建出“新质领导力”的定义:
它是在数字智能时代,为了驱动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而诞生的一种复合型领导能力,其核心是引领组织实现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
它不是对过去的颠覆,而是一次关键的“管理升级”。
“新质领导力”的通用模型
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经过严格验证的量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基于其逻辑内核,构建一个极具实践价值的通用模型。
一个具备“新质领导力”的领导者,应同时驱动以下四大核心引擎:

这四大引擎,共同构成了“新质领导力”的内核。它不再是单一维度的能力,而是一个高阶、复合的能力矩阵。
如何测评“新质领导力”?
目前还没有标准化的测评问卷,我们需要采用更立体、更接近真实业务场景的“综合诊断”方法。这就像给一位高级将领做体检,不能只量身高体重,更要看他在模拟战场上的指挥能力。
以下是一套可借鉴操作的方法:
1.行为事件访谈
方法:通过深挖过去的具体行为案例,来判断其能力水平。问题要非常具体。
· 测评“科技远见力”:“请讲一个您在过去三年里,主动学习并应用一项新技术,最终为业务带来显著改变的具体案例。”
· 测评“跨界整合力”:“请描述一次您领导过的、成员背景差异极大的项目。您是如何促进他们之间的协作,并解决了哪些冲突?”
· 测评“数据决策力”:“请分享一个您通过数据分析,推翻了原有假设或常识,并做出正确决策的经历。”
· 测评“人才生态力”:“当您的核心团队成员提出一个高风险但可能有高回报的创新想法时,您是如何支持他的?如果失败了,您又是如何处理的?”
2.情景模拟测试
方法:给出高度仿真的未来管理情境,观察其应对策略。
示例情景:“公司计划引入一个AI系统来替代一部分传统岗位,团队内部人心惶惶,资深老员工抵触情绪很大。作为部门负责人,您会如何设计接下来的沟通和实施方案?”
观察点:他是优先考虑安抚情绪,还是强硬推行?他是否能看到技术变革中“人”的因素?他提出的方案是着眼于短期稳定,还是长期发展?
3.360度反馈&团队健康度诊断
方法:匿名收集其上级、同级、下属以及合作伙伴的评价。同时,通过问卷评估其所带领团队的“健康度”。

关键问题:
下属是否认为他/她是一个“可以放心说真话”的领导?(测评人才生态力)
同级部门是否认为与他/她协作是高效顺畅的,而不是充满了“部门政治”?(测评跨界整合力)
他/她带领的团队,员工敬业度和创新活力如何?离职率是否在健康范围内?(直接的成果检验)
4.项目成果复盘
方法:直接看“战绩”。让他复盘自己主导过的重大项目,尤其是那些与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相关的项目。
关注点:不仅要看项目是否成功,更要看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解决关键难题的思路,以及项目为组织沉淀了哪些能力和经验。
通过以上“四件套”的综合运用,我们基本就能对一个人的“新质领导力”水平,形成一个相当精准的画像。
“新质领导力”它既是当下的挑战,更是未来的入场券。它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标签,而是一套应对巨变时代的、可被观察、可被学习、可被评估的复合能力。它要求我们跳出舒适区,从一个单纯的业务执行者,进化为一个“懂科技的战略家+跨领域的连接器+用数据说话的决策者+激发人才的赋能者”。
作者:培训人社区
来源:培训人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