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建装备”)成立于1954年,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研发制造企业,对中国铁路技术进步、提速扩能、工务修程修制改革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12月,按照“产品型号谱系化、核心技术自主化、装备功能集约化、关键部件简统化、运维管理智能化、施工作业绿色化”的总体设计理念所制造的新一代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在铁建装备下线剪彩。
这标志着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研制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而产业工人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正以新的面貌和姿态引领未来。面向这一群体,铁建装备通过产教融合、平台搭建和行业引领,加速高技能人才供给,给新时代铁路发展赋能增色。
01 搭建“穿透式”人才培养体系
“产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重大改革。铁建装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搭建了“穿透式”培养体系,能够覆盖全链条(职教前端、企业中端和行业后端)工人队伍建设。
全方位覆盖产业工人培养
产教融合 前端,我们从源头(职校)抓起,把开设了“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专业的15所职校的学生纳入培养体系;同时,通过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开办产业学院,修订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助其更加迅速地掌握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驾驶、操作、故障处置和维护保养技能,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内部发力 在中端,我们致力于建立人才培养生态圈,包括推动“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增加新职业(工种)并制定评定标准;依托产教融合,与校方协同编制人才培养规划,等等。
行业协同 这一层面的重点是充分发挥专家底蕴和行业链主技术优势。1998年,经铁道部部长批准,铁建装备设立了“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培训中心”,主要负责对全路机械的使用、维修、技术、管理人员开展高频率的定向培训。另外,我们还参与制定行业准入驾考标准、搭建“大机+在线服务平台”、发行《大型养路机械》期刊、自主开发数字孪生教具,等等。
02 社会化改革 缩短产教学习周期
目前,“铁道养路机械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是大型养路机械行业工人队伍的主要来源。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实际工作场景仍存在“两张皮”的症状。
对此,国家铁路局和国铁集团拟通过“铁路自轮运转车辆驾驶资格社会化改革试点”,来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产业工人队伍。此项改革采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材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优化”同步开展的模式,让学生毕业即可取得三证(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和大机驾驶资格证)。
接到任务后,铁建装备迅速牵头,联合5个运用单位、6所职校高校,共同制定了《开展铁路自轮运转车辆驾驶资格社会化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该方案以国家铁路局和国铁集团为统筹和指导,分三个阶段推动实施,全力破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取证就业过程中的难题。
完善方案 依据“懂驾驶、能操作、排故障、会检养、速应急”的岗位要求,铁建装备和职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后,依次进行“三个导入”——导入基于运用场景的岗位胜任标准,导入铁路自轮运转车辆驾驶资格理论和实操考试的相关内容,导入铁建装备数十年来沉淀的专业技术知识。
开发教材 随后,我们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分别派出核心技术人员,组成“双师队伍”,并共建教研室,开发了一系列教材。学员需在讲师的指导下,依次分析产业链、技术链和业务链中生产岗位的图谱,从而形成更为清晰的职业认知,填写“就业意向表”交由运用单位,以便企业开展后续跟踪,了解学习全过程。
建设基地 为了打造集科普型、实操型、智慧型为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铁建装备搭建了“导、学、教、练、评”相结合的仿真场景,便于讲师一方面开展理论讲解,另一方面进行实操教学,确保学员能够边看边做,并及时获得指导。
公共实训基地
此外,我们还同时开展七项典型措施,包括成立铁路自轮运转车辆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性)、组建并成立铁道养路专业指导委员会、修订铁道养路机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等,以加快改革试点落地。
03 整合内外部资源 夯实行动根基
只有上下同欲、信息共享,才能凝聚起团队合力,发挥出智慧和资源的最大作用。因此,我们不断整合中(企业内部)、后(行业外部)端资源,确保所开展的分层分类培训都有“据”可依。
搭建互融互通平台
顶层架构是企业谋事之基,任何战略或行动都需要基于内部体系来规划和设计。以政策为引领,我们首先搭建了现有的培训中心,包括“一套人马,三块牌子(员工培训中心,铁道部大型养路机械培训中心,产教融合型培训基地)”。在政府、职校和行业领导的关心帮助下,铁建装备充分发挥主机厂优势,聚合各路局及路外单位、职业院校,大力建设“大型养路机械人才培养生态圈”。
其次,面向产业工人制定三年发展规划。2024年7月,分别制定下发了《铁建装备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2024-2026)》和《铁建装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24-2026)》。
再次,建设内部师资队伍。我们选拔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和高级技师担任培训讲师,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为产业工人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不止如此,在硬件设施方面,我们扎实推进“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建设;系统梳理、开发247个应岗实践项目,并对应配置实训设备;搭建基于岗位的故障案例库,等等。
最后,树立标杆,激发创新活力。比如,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与“五小”活动等方式,点燃一线员工创新创造热情;聚焦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安全生产、管理创新等课题,开展攻关活动;
保证劳动和技能竞赛长效化、机制化,让技术能手脱颖而出,成为岗位成才的带头人。
引领行业标准制定
在大机行业中,标准可以为考核评价和资格准入提供客观依据。因此,铁建装备遵循国家铁路局的指导,制定铁路自轮运转设备驾驶资格理论(L2、L3)及实操国家考试标准,先后参与出版了《铁路自轮运转车辆驾驶人员资格实作考试技术规范》和《大型养路机械驾驶资格理论考试专业知识》两本著作。
在行业资源建设方面,铁建装备同样不遗余力。比如,联合西安局、南昌局、北京局,耗时六个月完成大机一次性出乘、标准化作业脚本编写和视频拍摄工作,为全路大机操作人员提供了大量学习资源。
考虑到产业工人范围广和多国别的特点,我们还进一步搭建大机行业唯一在线服务平台——“大机+”,以满足15所职业院校和18个运用单位下6万余用户的需求。此外,铁建装备也踊跃举办各类活动。2024年7月,曾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铁集团首次开展了全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司机职业技能竞赛(国家一类)等。
而经过项目和赛事沉淀的知识经验,铁建装备则会通过开班、“扫盲”等途径,加以大力推广和普及。比如,启动“云上名师大讲堂”活动,邀请业内和高校专家进行教育讲座;在知乎平台开设“特种装备大黄蜂”科普性小讲堂,从大众角度宣传大机知识,让这一专业领域不再神秘。
作者:邱彦 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总经理
来源:《培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