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981190
首页 企掌道培训平台 运营服务 AI智能陪练 面授及内容 课件定制 混合式学习 解决方案 培训+AI解决方案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新员工解决方案 销售人才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免费体验 关于我们 关于思创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建筑行业人才培养创新案例

发布时间:2025/05/06 09:38:13   Click:

中建集团设计板块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房建领域已形成显著优势,并以差异化发展奠定了行业地位。近年来,凭借卓越的专业设计能力,中建集团打造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水准的优秀设计作品。


然而,通过对标行业内优秀企业,集团发现在高端领军人才,尤其是在院士和大师级别专家储备、行业标准制定、前端策划与原创设计等关键领域尚存在提升空间,已成为制约集团勘察设计业务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破解上述制约瓶颈,集团通过深入分析和全面部署,制定了“七个进一步”的实施路径,明确了“以强大的人才队伍筑牢企业发展的核心支撑”的目标。在此背景下,中建集团启动青年设计师专题培训班,旨在通过系统化学习和实践,为新一代建筑行业中坚力量赋能。该计划不仅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探索样本。


01 从选才到规划 勾勒菁英人才培养蓝图


人才选拔作为培训实践的先导工作,常常被企业以简单的标准挑选不相匹配的人才。此次专题培训班打破常规选才模式,转而利用竞赛方式优选高潜力培养对象。随后,通过多方深度访谈,调研学员真实学习需求,为后续设计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奠定基础;同时,根据调研结果与组织战略进一步明确项目规划,解锁青年设计人才的培养策略和成长路径。


赛事择优,遴选拔尖设计人才


人才培育,选才为先。为选拔优秀培养对象,集团通过举办首届青年设计师大赛,成功遴选出一批具有创新潜力和专业素养的设计菁英。


此次大赛吸引了集团各设计院的青年才俊,涵盖建筑设计、岩土勘察、数字化技术与双碳技术等多个前沿领域,充分展示了设计师们的多元化创意与专业能力。经过严格评选,61名优胜者脱颖而出进入专题培训班。


需求调研,深挖行业与个体诉求


集团、党校(学院)在筹备阶段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和深度访谈,确保培训内容精准契合集团业务的发展需求、业务转型升级以及学员的成长需要。调研历时三个月,发现青年设计师普遍需要在以下方面加以提升:


技术深度:掌握前沿设计工具和方法,深度参与复杂工程的设计与决策;


艺术与美学:注重功能实现的同时,提升设计的艺术性与创新性;


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建筑设计趋势与标准,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综合素质:提升沟通、协调和团队管理能力,适应高效协作的项目环境。


遵循组织战略,明晰培训规划


根据组织战略部署、调研结果以及资源盘点,培训班进一步明确了此次培训的主题、课程内容、阶段安排、学习资源分配等规划。


设置多维主题,精准锁定目标  按照“七个进一步”战略部署,并结合上述需求调研,确定本次培训将围绕宏观战略引领、经典案例剖析、国际化视野拓展三大核心主题循序展开。


青年设计师培训项目设计全景

青年设计师培训项目设计全景


联动资源,精选适配组织形式  为充分发挥集团内部设计院的地域与专业优势,此次培训采取集团、党校(学院)与部分设计院三方联动的方式,并融入实际场景的教学,为学员打造沉浸式的学习氛围。


02 多元教学模式 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将庞杂的信息转化为体系化的知识,并进一步将知识内化为员工的实践能力,是教育与培训工作的一大关键课题。基于此,培训班采用了课堂教学、现场实践和研讨交流等多元教学模式,以多样化的手段激发学员兴趣;同时,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员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潜力。


课堂教学,融合权威与前沿


我们深知,只有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撬动学员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坐得住”。因此,为确保教学内容与质量达到最高标准,培训班精心安排了多层次、高规格的内外部师资团队,为学员带来了知识盛宴。


顶尖专家专题授课  基于组织丰富的师资力量,本次培训班邀请了4位设计行业院士、十余位勘察设计大师,围绕碳中和、建筑师职业成长、复杂建筑类型设计等前沿主题进行专题讲解。


青年讲师创新赋能  除了行业大咖,一批青年讲师也应邀参与授课。他们以自身实践案例为切入点,与学员展开深入交流并产生强烈共鸣,从而促进知识有效传递,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


院士大师座谈交流  在专题授课之外,培训班还安排了院士大师展开座谈会,为学员创造开放、自由的交流平台。学员可与专家近距离对话,提出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获得针对性的指导。


现场学习,打通理论与实践


构建完成学员的知识体系后,就需要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与运用。通过组织标杆企业游学、现场教学以及对标参访活动,让学员切实感受设计行业的无限创造潜力。


产业链上下游访学  为帮助学员拓宽行业视野并理解行业发展趋势,培训班组织学员前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实地访学,包括中海集团、海龙科技、远东光伏科技等优秀企业。


身临其境现场教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因此,培训班特别设计了标志性项目实地考察活动,诸如怀柔金隅兴发地块科研楼、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项目、中科院大学项目、全运会新长安系列项目、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等。


对标先进交流访问  此外,培训班还安排了对标访问活动,组织学员前往何镜堂院士工作室和孟建民院士工作室(本原设计)参观学习,通过差异化对比汲取经验。


研讨交流,激发创新思维


在实践学习之余,培训班还搭建了多个交流与共享平台,推动学员将所学尽快转化为所用,并让知识与经验在组织内流转和沉淀。


圆桌论坛碰撞思想  围绕“新岭南建筑的传承与创新”“青年建筑师的磨砺与成长”等主题,培训班组织了高水平的圆桌论坛,鼓励学员积极发表观点,与专家交流互动。


案例分享展示风采  每阶段课程均设有“创新设计”案例分享环节,以便学员展示个人设计作品或项目,分享学习成果与心得。


结构化研讨启迪智慧  为帮助学员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真实问题,培训班通过组织结构化小组讨论,引导学员从分析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到最终总结实践成果,逐步克服难题。


03 科学管理与运营 让学习落地生花


在运营管理方面,培训班基于科学的理论精心打造了沉浸式的学习空间,以激发青年设计师无限潜能。同时,我们运用党校(学院)开发的“培训项目铁三角”管理模式,为学员的趣味学习之旅提供了重要保障。


构建赋能场域,营造沉浸式学习氛围


成人学习并非孤立进行,而是在动态场域中发生。著名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的“场理论”提出,个体的行为受所在场域的力量所影响。学习场不仅包括物理环境,还涵盖心理联结、学习动机等无形要素,其影响甚至远超显性环境。基于该理论指导,本次培训班在打造学习场域的过程中,围绕仪式感、游戏化、竞赛化和视觉化四大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创造出沉浸式、激发潜能的成长空间。


仪式感赋予学习庄重与意义  四项举措,打造学习仪式感。一是开班仪式邀请集团领导致辞,传递重视与期待;二是策划契合设计师职业特点的破冰活动,以趣味互动增进彼此了解,消除陌生感;三是培训全程以照片、视频形式记录学员的参与瞬间,并在结业时制作短片作为成长纪念;四是通过阶段性成果展示与优秀个人、小组表彰仪式,进一步激励学员持续投入,形成积极的反馈循环。


游戏化提升趣味与互动  学习趣味性直接影响参与度与体验感。对此,培训班在课堂上设计了多种互动小游戏,让枯燥的理论内容通过轻松有趣的形式进行传递;同时,通过随机趣味换座活动,推动学员不断建立新的人际联结,打破小团体界限,增强团队凝聚力。


竞赛化激发协作与动力  竞赛是激发团队合作与个人潜力的有效手段。培训期间,我们组织了羽毛球、篮球等体育活动,并设立日常积分榜,以竞技形式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动力。


视觉化强化学习体验与氛围  物理空间的设计对于学习氛围的构建至关重要。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根据课程内容灵活调整桌型布置,促进小组交流互动;同时,将小组积分榜制作成醒目的挂图,直观展示各团队学习进展和成果,进一步增强学员的成就感。


“铁三角”模式,保障项目高效落地


党校(学院)在多年培训实践中,结合央企培训的特点,总结出一套高效运转的“培训项目铁三角”模型。该模型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将培训实施分为三个紧密衔接的阶段:方案策划、组织实施、质量监控。通过机制化的运营方式,确保培训项目各环节有序推进,实现目标高效达成。


培训项目“铁三角”模型

培训项目“铁三角”模型

在青年设计师培训项目中,“培训项目铁三角”模式被充分应用,贯穿项目始终。其核心在于关注培训全过程,强调环节间的紧密衔接与团队协作。


在方案策划阶段,我们根据培训目标和学员需求,设计了科学合理的课程框架,制定了针对性的实施计划,确保方案的全面性和可执行性。进入组织实施阶段,通过细致的人员分工、资源调配和活动组织,推动项目高效推进。最后,在质量监控阶段,培训班建立了动态反馈机制,通过学员评估、阶段总结和问题复盘,持续优化培训内容与形式,确保每一阶段的实施效果达标。



作者:王丽娜  中建党校(中建管理学院)教务部资深高级经理

来源:《培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