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戚墅堰所通过实施强化政治建设、健全四大体系、完善展示平台,畅通了产业工人技能成长、职位晋升、成果评定等通道,推动产业工人队伍能力水平整体提升。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戚墅堰所”)是中国中车旗下首家制造类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也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随着中车戚墅堰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智能制造背景下,对产业工人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冠军和细分领域单项冠军,中车戚墅堰所提出了“五个全面领先”的目标,对产业工人队伍的数量规模、知识水平、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等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百年变局,中车戚墅堰所要在时代大潮中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就必然要建立起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此,中车戚墅堰所从政治引领、培养体系打造、平台构建三大方面入手,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
01 强化党的引领, 将政治优势转化为成长动能 中车戚墅堰所聚焦建设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以深化政治引领为核心,通过创新党建机制筑牢发展根基;同时,围绕思想铸魂、组织强基、先锋示范三维发力,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产业工人的成长动能。 思想引领,融入公司主流价值观 中车戚墅堰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产业工人,开展了个性化、多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展开来说,一是注重深入一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开展学习教育,并运用“四微活动”(微视频、微故事、微党课、微讲堂)等产业工人易于接受的形式,推动新思想进车间、进班组。二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召开劳模工匠表彰大会、拍摄劳模微视频等,使“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成为公司主流价值观。 党建创新,强化党组织领导 为牢固树立“支部建在连上”的思想,中车戚墅堰所以党的建设引领和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对此,我们创新建立了班组党员“指导员”制度,选派优秀党员到班组中担任“指导员”,将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生产一线,消除了58个一线无党员班组,实现了每个班组都有党员,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同时,加大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把技术能手、青年专家、优秀工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树立典型,扩大优秀产业工人影响力 中车戚墅堰所还扩大了产业工人在公司党代会、职代会、工代会、团代会代表中的比例,选举出优秀人才代表担任工会兼职副主席,实现工会常委中产业工人代表的占比达到三分之一,以充分发挥优秀产业工人的模范先锋作用。 02 深化四大体系建设, 培植产业工人成长沃土 建设产业工人队伍,离不开科学完备的机制保障与体系支撑。中车戚墅堰所聚焦产业工人全生命周期的发展需求,围绕技能评价、培训开发、职业发展、荣誉激励四大方面,为产业工人铺就了技能提升与职业进阶的“高速轨道”。 制度与模型,构建技能评价体系 为规范开展产业工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中车戚墅堰所制定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管理办法》《技师管理办法》《职业技能认定质量督导管理办法》等,确保技能认定工作科学、有序。此外,中国中车还结合行业特色设计开发了《中车职业技能认定技能操作考核框架》,坚持“岗位个性服从职业共性”,明确技能操作考核项目、要素和比重,确保技能考核能力水平符合《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保障不同职业、不同批次考核标准一致…… 产学结合,打造培训开发体系 为聚焦产业工人培训工作,中车戚墅堰所在朗锐人才发展中心企业大学平台成立了产业工人项目部,并新建机电维修、装配钳工、铸造等5个实训中心,构建了“人才发展中心+实训中心+专家讲师+课程开发”四位一体的培训资源体系。 朗锐人才发展中心体系架构 针对不同层次人群的学习需求,中车戚墅堰所每年针对性地开展核心技能人才“精匠”计划研修班、高级技师“铸匠”计划培训班、技师研修班、职业技能认定培训班等各类培训项目,对产业工人进行差异化、个性化培养。 提供成长阶梯,深化职业发展体系 为提供清晰、科学的职业发展路径,我们构建了基于“岗位、能力、绩效”的职业发展平台,为产业工人量身定制从初级工作者到首席技能专家的6层、18级成长阶梯。 中车戚墅堰所产业工人成长阶梯 以及,建立基于核心价值观、专业能力、组织贡献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产业工人进行专业能力和业绩成果的量化评价,实现技术水平优、工作业绩佳的产业工人能够逐步晋升。 此外,中车戚墅堰所还将产业工人职业发展与技能水平相链接,按照国家“新八级”技能评价体系,产业工人取得相应技能等级后,便可申报职业等级晋升。在薪酬体系方面,中车戚墅堰所则建立了产业工人多劳多得、技高多得的机制,将产业工人薪酬福利待遇与职业发展等级并轨。 注重文化影响,形成荣誉激励体系 荣誉激励是激发个体潜能、促进组织发展的有效手段。中车戚墅堰所定期开展内部评选表彰活动,在产业工人队伍中选拔、树立先进典型,加强先进人物事迹宣传,在内部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劳模和工匠文化。 在企业外部,我们还积极推荐优秀产业工人参评常州市技能标兵、龙城工匠、江苏工匠等荣誉。同时,对于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职业道德优的产业工人,积极向国家部委、行业协会大力推荐,参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中国铸造大工匠等荣誉,提升领军技能人才的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03 引导创新与科研 搭建产业工人展示平台 党的二十大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布局,为制造业人才培育工作指引方向。中车戚墅堰所紧扣这一导向,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技术攻坚核心、技能竞赛为人才淬炼平台、产业工人科研赛道为突破端口,深化产业工人培育生态,推动产业技能人才实现从“操作手”到“创新者”的转身。 从工到匠,建设金蓝领和劳模创新工作室 中车戚墅堰所先后成立了6个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指导工作室系统开展难题攻关、技术创新、工艺优化、传技带徒等工作。为发挥和促进工作室创新作用,中车戚墅堰所制定了《金蓝领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优化工作室运营管理机制,强化成果评价,加强经费支持和成果激励力度。 强化水平,深入开展练兵比武活动 为突出“重基层、重全员、重激励、重覆盖、重长效”原则,中车戚墅堰所不断提升技能竞赛规模、覆盖面和影响力。按照公司、车间、班组三个层级,分年度、季度、月度三个时段,健全练兵比武活动机制,并设计职业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技能展示、团队竞赛等技能竞赛活动。同时,鼓励具有技师、高级技师任职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技能竞赛,与产业工人同台竞技,促进技术技能水平融合提升。 成果延伸,健全技能人才创新平台 在创新平台方面,中车戚墅堰所开辟了产业工人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渠道,把产业工人纳入公司级科研立项范围,即在公司科学技术、管理创新、质量攻关等各类奖项中,设置“产业工人组(序列)”。近年来,中车戚墅堰所10余项产业工人创新项目获得了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江苏省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奖等奖项。 中车戚墅堰所通过实施强化政治建设、健全四大体系、完善展示平台三方面举措,畅通了产业工人技能成长、职位晋升、成果评定、职称评审等通道,推动产业工人队伍能力水平整体提升。未来,我们将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人才强国、制造强国战略,紧密围绕产业发展要求和人才需求,持续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新举措、新方法,努力建设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质量产业工人队伍。
作者:刘跃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来源:《培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