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981190
首页 企掌道培训平台 运营服务 AI智能陪练 面授及内容 课件定制 混合式培训 解决方案 培训+AI解决方案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新员工解决方案 销售人才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免费体验 关于我们 关于思创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从规模到能力:组织能力驱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29 10:10:04   Click:

9月27日,2025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出炉,行业整体增长近乎停滞,中国企业平均规模五年来首次下降。在这场深度调整中,宁德时代再次登顶榜首。宁德时代靠的,不只是技术与产能,更是一场静水流深的组织变革——将工程能力锻造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01 增长失速:

行业进入“冷静期”

数据揭示了不容忽视的趋势:

500强企业总营收9.55万亿元,同比仅增长0.10%,增幅较上年骤降10个百分点。

image.png

图源:中国能源报

企业平均规模增长0.07%,为近五年最低,中国企业的平均规模更是五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储能与原材料产业双双下滑,储能营收下降4.4%,原材料营收暴跌23.76%。

image.png

图源:中国能源报

中国企业仍以263家上榜、5.20万亿元总营收占据半壁江山,但增长动能明显减弱。

image.png

图源:中国能源报

这场全球洗牌背后,是产业逻辑的深刻重构:

规模扩张的旧叙事正在终结,组织能力与工程体系的新竞争已然开启。


02 逆势领跑:

宁德时代凭什么?


在整体放缓的背景下,继2024年登顶之后,宁德时代再次登顶榜首,与比亚迪、天能控股等企业共同包揽前十中的8席。

其背后不仅是技术与市场的胜利,更是一场成功的组织能力革命。


面对全球竞争加剧、技术迭代加速的挑战,宁德时代深知:真正的护城河,不在产能,而在人与系统。

为此,宁德时代启动了一场覆盖全集团的“工程能力提升计划”,将人才发展上升为战略核心,构建起一套系统化、可复制、可持续的工程能力生态。


建“尺子”:把工程能力量化为可测量的标准

在宁德时代,工程师的成长不再依赖模糊的经验判断,而是由一套清晰的能力“测量尺” 引导。


公司构建了覆盖工程素养、工艺、设备、智能制造四大板块的“工程能力库”,将能力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涵盖16项核心能力。

初级聚焦基础理论普及,确保新员工快速融入;中级强调学以致用,要求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并产生业务价值;高级则面向核心专家,致力于方法论创新与机理突破,推动技术边界延伸。

宁德时代工程能力项目框架

宁德时代工程能力项目框架

这套标准不仅是培训依据,更是人才选拔、晋升与激励的底层逻辑。

通过“事务认证+技能认证”双轨机制,员工可清晰定位自身能力坐标,企业则能精准评估组织能力密度。认证数据成为管理者的重要抓手,持续提升组织工程竞争力。


造“工厂”:让培训真正驱动业务价值

传统培训常陷于“学用脱节”,而宁德时代的培训中心更像一座高效运转的“产品工厂”——以业务需求为输入,以项目成果为输出。


以“绿带&JMP训练营”为例,学员需带着真实工程项目参训,经历理论学习、案例演练、教练辅导、项目结项四阶段闭环。

训练中,教练引入日常工作中典型问题,结合现场实操,帮助学员掌握应对突发状况的技能;结项后,系统持续跟踪项目进展与收益,确保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这种“以战代训”的模式,使培训不再是成本,而成为可量化的组织投资。


培训中心还通过公开课、学习社群、线上栏目等多种形式,形成混合式学习生态,覆盖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工程人才。


育“土壤”:让工程文化成为集体信仰

能力体系的根基,是文化。


宁德时代设立“工程文化中心”,通过两大抓手培育创新土壤:

氛围营造:每年10月举办“工程文化月”,开展“工程面对面”访谈、闯关游戏、评优表彰,让工程师成为企业的“明星群体”。

激励驱动:建立积分商城,专家贡献课程、试题、辅导即可兑换奖励,形成“贡献—回报—再贡献”的正向循环。


公司还打破传统培训中“讲师单向输出”的模式,鼓励骨干员工成为课程开发者、考官、导师。这种角色转变不仅是荣誉,更是一种能力的认可。通过简单高效的积分管理机制,资源建设效率大幅提升。


如今,已有百余位专家主动参与资源建设,覆盖19个一级部门,累计产出课程、试题、项目案例超300项。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创造”,工程能力正从“少数人的专业”,演变为“全员的工作语言”和“组织的共同信仰”。


03 从“规模时代”到“能力时代”


2025年的这份榜单,标志着新能源产业正式进入“能力决胜期”。

当价格战与产能扩张难以为继,谁拥有更强的工程体系、更扎实的组织能力,谁才能穿越周期;宁德时代的实践揭示了一个朴素却深刻的道理:伟大的企业,不只制造产品,更塑造人


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将人才发展嵌入战略底层,才能真正蓄势时代,引领未来。


作者:宁德时代HR学习与发展部、中国能源报

来源:《培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