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981190
首页 企掌道学习平台 内容服务 课件定制 通用课程 运营服务 解决方案 零售行业解决方案 保险行业解决方案 101保险金融学苑养老财富规划师新员工解决方案 销售人才解决方案 客户案例 免费体验 关于我们 关于思创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个人知识体系的打造

发布时间:2022/04/18 10:50:07   Click:

01


喜欢读书的人,每个人都想建立知识体系。

· 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很难建立起体系?

· 什么是真正的知识体系?

· 通过哪些步骤,就能建立知识体系?


今天主要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先就把「知识」这两个字,换成「公司」。


那来看这个问题:


如何了解一家公司的体系?

了解一家公司,其实有两种思路:


A、从下往上

比如了解苹果公司,先从员工开始聊,然后主管、大区经理。

逐渐摸索到苹果总部,最终是CEO。


B、从上往下

想办法直接采访CEO蒂姆·库克,最多再让他安排几个苹果高管,直接向他们了解苹果公司的体系。


了解一家公司体系,我相信大家一定都会选B方式,也就是直接从CEO开始。


但是对于知识学习,有几乎99%的同学,都是用A方式,从下往上摸索,所以效率就太低了。



大家想想看,平时读书是不是就是这样?


一页纸一页纸的慢慢啃,可能做点笔记,记一些零散的观点、故事、案例。


一年看几十上百本书,最后几乎也记不住什么。


然后大家想想看每个学科,心理学、商业理论、经济学、思维方法、沟通等等这些知识领域。


大家看得都不少,但要说出每个领域的体系,又几乎说不出来。


这篇就主要讲清楚:


如何用B方式,也就是直接找每个知识领域CEO的方式,去搭建知识体系?



02


首先,什么是知识体系?

要理解知识体系,就需要先理解:

什么是知识?


比如来看这句话:


比尔·盖茨在Ted演讲上讲了一个非洲人民抗疟疾的故事。


这是一句完整的表达。

但它是信息,不是知识。


信息是对各种数据或文字的连接,它能准确表达一个意思,从而降低信息传递中的不确定性。


但如果这样说,有70%的TED演讲者,都会在演讲中讲一个故事。


那就是知识是指信息连接中的某种稳定规律。


信息和知识完全不一样,再比如你读《人类简史》这本书:


智人在10万年前出走非洲,在欧洲击败了尼安德特人。这种就是信息。信息就是你知道了,就行了,用不出来。


但赫拉利同时介绍,为什么人类可以打败全世界其他物种,靠的是强大的社群组织能力。而这种组织能力,靠的是讲故事的能力。


人类只要有大规模协作,就需要靠讲故事的能力。(这句话才是知识)。


无论是佛教、哥伦布航海、拿破仑组织军队、硅谷创业,你发现这些大规模组织都需要讲故事。



所以,一本书中,信息很多;但能被叫做知识的,其实没有那么多。


为什么此前我们想要去了解一本书体系会感觉那么难?


因为你想弄的是信息体系,而不是知识体系。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归纳一本书的,庞大思维导图。这种就是一本书的信息体系,而不是知识体系。

1650247084598194.png

-这种是信息体系-


信息体系,总结一遍除了显示你读过这本书,基本没有意义。过几个月还是很难回忆。


所以知识体系和信息体系,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那什么是知识体系呢?

就是把各种规律连接起来的体系。


但这种连接,不是像一张蜘蛛网那样平面的连接,而是像一栋大楼那样。世界的规律,是有有明确的层级。


大致是这四个层级:


原理、模型、操作、经验 


我们分别来看看:



03


知识体系的四个层级是什么?


1650247159514221.png


1、什么是原理?

就是一个领域绝对稳定、绝对不变,且适用该领域的通用法则。


比如《薛兆丰的经济学课》,薛教授在发刊词第一句话就讲到:

所有经济学的问题,都是稀缺的问题。


「稀缺」这个概念,就是经济学的原理。当然如果大家看过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老爷子强调的经济学核心原理,是「供需」。

「稀缺」和「供需」理论,就是经济学这个领域的CEO。

 

比如刘润老师在《商业通识30讲》中讲到:

要理解商业的本质,就要理解三句话:

第一句:商业的本质,是“交易”;

第二句:信息不对称和信用不传递,让交易过程遭遇“阻力”;

第三句:所谓商业进步,就是用越来越低的“交易成本”,克服阻力。

这三句话就是商业的原理。


但是大家一定注意,我们掌握原理,即便可以背诵出来,没有任何意义。对于你来说,仅仅是考试可以得分的信息了。

你得需要把原理用起来才行。


那怎么用呢?

两个方法:

1、找各种案例来验证。

比如看看身边所有经济现象,是不是一定会有「稀缺」和「供需」。

2、自己可以用原理推演出各种模型和操作,从而构建起整个商业的知识体系。

比如一个人的「需求」就分为弹性需求,和刚性需求。

而弹性需求中,又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叫边际效应。



2、什么是模型

一定场景下,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

模型大家都太熟悉了,沟通模型、心理学模型、写作模型,每个人脑子都有几个常有的模型。


比如TED的演讲模型,坡道-发现-甜点。

「坡道」就是讲一个故事或用什么方式引起听众兴趣

「发现」就是讲对自己领域的的洞察

「甜点」就是回归到感性并给予行动呼吁

模型和原理不一样,模型往往只针对局部场景。

原理则是通用法则,而且模型往往能用画图的方式画出来。

 


3、什么是操作

拿着就可以上手的方法步骤。

比如脱不花写的《沟通的方法》,每个方法都给出公式,拿着就可以用,这就是操作。

你想学这么炒番茄炒蛋,百度搜索,就能看到明确的步骤。

还有你去宜家把一个书柜,就会有安装操作手册。

再比如刚刚说的演讲三要素「坡道-发现-甜点」,这种是没法操作的,还需要转换成更具体的方法才行。

 


4、什么是经验

在实际操作或行动中,产生的感知、案例、故事、观点等。

《华尔街日报》要写一篇关于全球气候和环境保护的文章,一开始不会讲原理或模型,往往会给你讲一个印度某个贫民窟在气候异常的时候,生活发生什么变化。

父母想要说服你早点结婚,用的都是周围人的案例,或者自己经验。

经验层的东西,是大家最喜欢的。

 

所以你会发现一件神奇的事,每一门学科的知识,都是一栋大厦。

当然,原理包括底层的信息原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也包括数学、物理学这种底层原理,还有各学科原理。

模型主要是不同学科的模型:比如经济学模型、演讲模型、心理学模型。。。

操作包括流程、方法、操作手册、步骤这些东西。

经验大致六种:故事、案例、类比、实验、观点、数据

 

当然,大家还会发现另一件事神奇的事:

这个世界所有人的知识形成 ,其实往往有两种路径:


1650249235220808.jpg


1、在操作中获得经验,很多经验又归纳出观点。

公众号,视频号,抖音上大量的人分享的东西,都是这样的套路。

柏拉图当时把这些的东西,叫做经验世界。


2、而另一种人,是从原理推演出模型,进而获得指导生活的操作。

比如马斯克就很强调凡事从第一性原理开始。

而像「得到」、混沌大学、论文期刊、或者书籍,虽然也有大量操作和经验,但是才会提到原理和模型。

柏拉图把它们叫做理念世界。


所以在知识学习这件事,其实是分层的。

最爱刷抖音的人,是更喜欢经验世界的。

而喜欢读书和思考的人,更喜欢去探究每件事的原理和模型。

 

好,稍作总结。现在大家脑中有一个知识体系的雏形了:

它至少分为四层:

原理、模型、操作、经验。

 


04


如何用知识的层级,去构建知识体系?

我们直接来看一个案例:

刚刚我们说到脱不花写的《沟通的方法》这本书。

书里介绍了如何赞美、倾听、道歉、闲谈等二十多个沟通场景。

每一个场景,花姐都给出了简洁的公式,并给出实际案例。

 

但我问过身边看完的同学,他们还是记不住其中内容,也很少把这些公式能用出来。

大家想想看,问题出在哪里?

花姐给出的二十多个沟通公式+各种案例,其实就是操作层+经验层。

一下给出二十多个,如果你不做大量刻意练习,是很难记住的。

而且她为什么会这样讲,你可能也并不能从底层上理解。不理解的东西,自然很难掌握。

所以你需要把模型和原理补齐,你就知道她的每一个公式是怎么来的了。

 

先来看沟通的模型是什么?

我们假设一个场景,你是一家500强公司的营销总监,最近提拔了一位积极的员工当主管。

你在平时的沟通中,会对ta说些什么。

我们在图上画两个柱状图,你很高,对方很低,


那你对下属的沟通,核心就两个方面:

第一,降低你的高度

第二,增加对方的高度


1650249380586714.png



降低你的长度

核心就两步:

1、坡道

就是构建一种更平等的感受和关系。

奥巴马在每次演讲时,经常会说:“今天早上出门时,我女儿对我说”,这就一下从一位讲大道理的总统,降低到一个讲故事的父亲角色上。

2、自嘲

这个就不用多讲了,很多大人物都喜欢自嘲。

 


增加对方的高度

核心是四步:

3、追光

就是你射出一道光,看到对方自己都看不到的优势盲区。

这样才能激励对方,让ta更敢于打开自己,往上提升。

4、设定目标

5、告知具体的行为路径

6、在每一步攀爬的时候提供反馈

比如对方想学会用Excel做运营分析,你得明确告知学到什么水平,这是目标;

然后怎么学,怎么画表格,怎么使用函数,这是提供行为路径。

最后别人做得对不对,你得提供反馈。

 

好,神奇的事情来了。

这时你再去看《沟通的方法》中,对于赞美、激励、辅导、批评,即兴演讲这些场景,你会发现所有的操作公式,都包含刚说到的「坡道-自嘲-追光...」这六个步骤中。


1650249457771134.jpg


那么,为什么我想到去画两个柱状图?

因为这上面这五种表达,其实都是从高权力到低权力,即权力在我方表达的方式。

实际上,《沟通的方法》有且只有四中四个模型,你根本不需要去记忆每一种场景。


1650249490153271.jpg

这就是关于知识中「模型」部分。



1650249725438048.jpg


那么「原理」呢?

 

这是从美国社会学家、语言符号学家欧文·戈夫曼提出沟通原理中推演出来的。

他讲到:


人类沟通行为中,包含着两种根本不同的符号活动:

一种是传递(信息)

一种是流露(也就是对社会权力或资源优势的彰显、不断强调自己对某件事,具有更大解释权)


1650249772707518.jpg


信息传递,这里的原理当然就直接联想到「信息论」之父香农的一个概念:

信息的大小,不在于信息量,而在于它降低了多少的确定性。

比如:你问你女朋友,今天吃什么。这信息就没有降低任何不确定性。

但如果女朋友说,今天不吃辣的,这就降低了部分不确定性。

而如果女朋友说,今天想吃楼下的牛肉汤锅,信息就完全确定。

 

而流露,其核心就是权力。

在霍布斯的《利维坦》一书中,讲到了一个权力三角关系论。

我把它稍微提炼了一下:

权力其实分为三种,领导权、资源权、解释权。

说简单一点就是,地位、财富、学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山村里,村长最具有领导权、煤老板最具有资源权,教师最具有解释权。

很多时候一次沟通,都是对这三种权力的博弈。

1650249818549988.jpg


我们经常说打开天窗说亮话,什么叫打开天窗,就是指放下这些权力的博弈。转而单纯只传递信息。

 

所以用「原理」去看沟通,那就更简单了。

什么是最好的沟通?


1、就是用最低的信息成本降低了最大不确定性。

很多领导发言,一个小时过去,没说到任何重点,反而让大家更不确定,这就是糟糕的表达。


2、同时,你还建立起了各种权力。 

这就是为什么,大师都建议我们一定要去读各种经典著作。

像《实践理性批判》、《系统之美》、《第一哲学原理》这类大部头书籍,又不说人话,读起来又很费劲,为什么还要去读?

因为他们都是讲原理的书籍,读1本,好过讲经验书籍1000本。


这就是用「原理」和「模型」,我们去理解一本讲沟通的书籍。

从整整一本书的内容,到四个「模型」:(权力在我方,权力在对方,权力在双方,权力在三方)

再到「信息」和「权力」。

整个体系就构建起来了。


1650250053660280.jpg



来源:道长的思维铺子 

作者:道长是名思维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