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同城的学习发展中心又名“神奇研修院”(简称“研修院”)。研即研究,指从实践中来,通过课程、案例、同学间交流,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修即修炼,意为到实践中去,在实战中不断修炼、内化所学知识和技能。秉承“实践是最好的学习”的教学理念,研修院为学员提供各类课程、案例、工作坊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帮助学员习得新知识和新技能,内化于心,并在工作中实践运用。近年来,随着集团产业化脚步的加快,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研修院以“孵化实践型人才,助力集团产业化变革”为使命,打造实践型培养项目,助力组织发展。
一、 神奇研修院概览
研修院具备需求分析、赋能点场景化、项目设计、课程开发、项目运营、案例开发、宣传推广、工作坊引导、AI应用的关键能力,服务主要分为两个方向:To C(员工)&To B(业务线),面向不同的用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战略:
- 01 - 优化体验(有用)
面向员工:提供专项培训。员工的诉求是希望通过培训学到有用的、具有实操性的知识/技能。研修院会开展新人培训、领导力培训、专业力培训、通用力培训等。
- 02 - 提高效率(有效)
面向业务线:根据需求定制不同的合作形式,包括单点需求、嵌入式合作和定向人才培养项目。研修院会提供培训资源、课程、工作坊设计等。
培训项目的实施离不开完善的配套机制。机制方面,研修院建立线上学习平台、兼讲制度、AI工具系统、内赋能合作、外资源供给、激励机制。
二、如何玩转产品培养项目
培训也需要产品思维
产品思维是一种专注于理解用户需求、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思维方式。研修院发现用产品思维打造培训项目具有可行性,能够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和实际价值,因此跳出传统的培训视角,用产品思维设计、运营培养项目。
培训中的产品思维
在培训中产品思维表现为关注用户、换位思考和迭代思维:
(1) 关注用户
意味着要回答三个问题:
1、究竟谁是用户,是员工,业务部门还是其他?
2、为什么要发起这个项目?是培训部门自己发起的,还是业务部门发起的?
3、项目的出发点是什么?
澄清核心用户非常关键,对于培训项目,员工当然是用户之一,但核心用户实际上是组织对员工能力的要求、业务的困境等。
用户决定项目定位
研修院发起了两个培养项目,《登顶58中阶产品人培养计划》(简称“登顶”)和《攀登58初阶产品人培养计划》(简称“攀登”)。“登顶”项目的用户是58的腰部力量,在组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负责承接上级制定的产品方向,带领员工落地执行。根据研修院的调研分析,这部分群体需要培养的是宏观视角和全局思维,因而“登顶”项目定位在打造未来的实战产品专家,帮助他们储备高阶能力。“攀登”项目面向初阶的产品人,他们目前最需要的是把现有的工作做得更好,达到高绩效,因而项目定位在现岗位的专业技能精进,提升绩效。
(2) 换位思考
即站在用户的视角看问题,思考用户真正的需求以及培训部门能为用户创造哪些价值。培训更多需要激发学员的主动性,让学员主动地参与培养项目,因而培训部门需要换位思考,在做内容设计时以能够帮助用户实际创造价值为方向和目标,找到真正的赋能点。
训战项目流程
训战项目的开发经过需求分析-业务对齐-方案设计-试点验证-复盘改进流程,与传统的能力培养项目不同的是,研修院通过“换位思考”思维寻找赋能点,洞察用户的真正需求,在找准赋能点的基础上实行训战项目。
持续迭代
训战1.0阶段,搭建培训课程标准化-案例化-场景化基本框架。
图1训战1.0
训战2.0阶段,走向业务实战训练深水区,聚焦场景化,通过对抗演练、角色模拟、课后综合案例、实践论文等多种形式强化实战。
图2 训战2.0
训战3.0阶段,训后持续赋能学练+人才进出,聚焦、深化赋能点,将其转化为学员自己的能力。
图3 训战3.0
如何找到赋能点?
——以“登顶”项目为例
在训战的实践过程中,研修院发现以往根据胜任力模型设计的课程与P7的实际工作内容契合度不高,例如,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洞察、辅导团队等工作内容没有在胜任力模型中得到体现,而这些都是中阶产品人实现晋升必须掌握的能力。因而,研修院换位思考,对标P7实际工作内容,找到赋能点,设计更加贴近工作实际的项目内容。项目由“训”“战”两个部分组成:“训”,指线上+线下,高阶能力(通用胜任力、创新能力、行业洞察、商业思维)输入;“战”,指综合课题路演,学员按业务赛题自由组成学习小组PK,内外部专家会给予专业辅导,产出以小组形式做路演汇报,学员参与率达到100%。
(3)迭代思维
即打造MVP(最简化可实行产品),不断迭代,持续优化,运营推广。
内容迭代
研修院不断迭代“登顶”项目,1.0由课程、课后作业两部分组成,2.0在1.0的基础上增加了专家辅导和课题路演。到了3.0,研修院采用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找到最贴合学员工作场景的赋能点,最终发展成赋能点(学习)+专家辅导(分阶段培养)+课题路演的形式。
运营推广
好的项目离不开好的运营,运营推广能够扩大培训项目的影响力,提升项目价值。研修院认为做好运营需要激发成人学习的多巴胺,也就是让学员积极地参与项目。
研修院根据成人学习的几大特点调整优化学习形式:
♦ 健忘——考试、复盘、轮训、复训
♦ 挑战——技能大赛、沙盘、PK
♦ 爱玩——游戏化学习、游学
♦ 实用主义——行动学习、在岗训练、实战项目、经验萃取
♦ 懒——导师、教练辅导、IDP(个人发展计划)
研修院的目标是将培训打造成有口碑、可持续、有效果的产品,在日常运营、保障交付、增加趣味、仪式激励、鼓励竞争、打造学习品牌六方面持续努力,不断提升运营质量,改善学员的学习体验。以“攀登”项目为例,项目采取线上课程为主+线下workshop为辅+课前后实践的整体设计。研修院引导学员组建学习小组,每周发布小组排名,并对排名第一的小组发放学习基金。激励方面,采用积分激励,对优秀学员进行表彰。为激发学员的自驱力,学员申请加入项目时要交199的学习保证金,毕业后返还。如果没有顺利毕业,保证金会以红包的形式发放在学习群中,所有学员都可以参与抢红包。
在研修院开展的培训项目中,“攀登”项目结业率最高,主要归功于以下三点:
成就感
通过小组PK、月度学习之星等营造良性竞争氛围,让学员在“升级打怪”中解锁新技能带来的正向情绪体验。
沉浸感
教学设计和学员的需求相契合,内容有吸引力,学员愿意沉浸其中,持续学习。
归属感
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学习,学员对学习小组/社群产生认同和归属感。
品牌建设:为将产品人培养计划打造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研修院加强品牌建设,从视觉、名字再到项目定位做了整体的品牌升级,项目由“Π计划、三棱镜、远眺”更名为“攀登、登顶、远眺”,寓意产品人不同的发展阶段,增加辨识度,更易于理解。
三、有用+有趣
对人才培养而言,“有用”和“有趣”缺一不可。五八同城神奇研修院用产品思维赋能人才培养,着重关注培养对象的实际需求,找准赋能点,设计契合实际工作场景的学习内容,训战结合促进人才发展。与此同时,重视培训体验,在品牌建设、仪式激励、鼓励竞争等方面下功夫,把项目做得有趣,提升学员的成就感、沉浸感和归属感,激发学员的自驱力,让学员自主自发参与,精进专业能力,实现学员能力、项目口碑双丰收。
作者:人力资源智享会
来源:人力资源智享会